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栏目»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3年“挑战杯” 首都师范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共青团首都师范大学委员会



发〔20233


关于举办2023年“挑战杯”


首都师范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各院(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我校学生广泛参与学术科技实践,激发学术科研兴趣,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校团委决定举办2023年第十二届首都师范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参赛要求

1.凡在举办竞赛决赛当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竞赛。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3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决赛当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

3.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详见附件1关于举办“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预通知、附件2 竞赛章程、附件3 竞赛评审规则)。

二、赛事安排

2023年“挑战杯”首都师范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为主体赛与五大专项赛。

(一)主体赛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五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每篇需控制在 15000 字以内(详见附件4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 A、B 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注: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往届报送过的作品不得重复报送。

(二)专项赛

1.“青学二十大”红色专项赛

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全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和组织力,广泛组织发动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交流分享,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完成“上好一堂红色课”“组建一支实践团”“形成一件好作品”“开展一次交流营”四项活动。(详情参考附件5)

2.“青聚奇思”黑科技专项赛

“青聚奇思”黑科技专项赛征集以下两方面的作品。

(1)针对前沿领域、或具有高精尖色彩、或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实物或者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2)充满奇思妙想、脑洞大开的,灵活创新运用学习接触到的科学知识等,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者技术(详情参考附件6)。

3.“青智攻坚”创新赋能专项赛

采用“揭榜挂帅”模式,聚焦具备攻关条件的关键科学技术和首都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突出首都战略支柱产业和新兴未来产业,以“产学研”融合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详情参考附件7)。

4.“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

采用“揭榜挂帅”模式,注重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解决北京“三农”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及乡村振兴发展问题,依托专业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引导农业向绿色、优质、高效和品牌化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农村好风貌、促进农民新增收(详情参考附件8)。

5.“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

采用“揭榜挂帅”模式,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主题,把握党建引领、机制创新、科技赋能的方法,从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多个角度研究地方协商民主、综合治理、民生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详情参考附件9)。

三、进度安排

(一)主体赛

1.校内遴选阶段

(1)学院初审及申报阶段(3月1日—3月16日)

各院系按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的相关要求,开展资格审查、推荐参赛及材料报送等工作,组织学生在“挑战杯”官方网站首都师大专区进行作品申报。3月16日23:59关闭申报通道后,申报人将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2)网上评审阶段(3月17日—3月22日)

校团委组织专家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审分为网评和答辩两个阶段。网评阶段主要评审材料为参赛团队在系统填报的作品介绍内容和上传的论文文档,评选出若干重点作品,给出修改意见,确定进入答辩的作品名单。

(3)答辩评审阶段(3月23日—3月28日)

根据文本评审和路演答辩的两轮结果分数决定作品获奖等级,并评选出15个获奖团队作为市赛备选项目进行重点培养。学校将对作品关键信息(项目名称、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等)进行公示。

2.首都赛阶段(4月上旬—5月上旬)

学校将择优推荐15个作品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参加“青创北京”2023 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首都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赛道

阶段

时间



主赛道


学院初审及申报阶段

3月3日—3月16日

网上评审阶段

3月17日—3月22日

答辩评审阶段

3月23日—3月28日

首都赛阶段

4月上旬—5月上旬

(二)专项赛

参赛团队于3月28日前登录“挑战杯”市赛网页进行申报,并于4月上旬组织相关作品参加市赛答辩评审。

四、奖项设置

校内竞赛设特、一、二、三等奖若干,获奖比例根据参赛队总数和作品整体水平最终确定,并设立院系优秀组织奖。前15名的获奖项目将有机会获得参加2023年省市级和国家级“挑战杯”竞赛资格,并对学生和老师给予一定奖励。对违规作品,将取消其所获全部奖项。

五、工作要求

“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我校长年坚持的品牌项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之一。各院系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广泛征集、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扩大宣传,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地址:校本部学生活动中心305

联系电话:010-68902640

联系人:毛佳鹏、王铭微、胡雅涵

2.请各院系推选一名挑战杯工作联络人,并请联络人进入

联络工作群(附件10),以便后续沟通。

3.“挑战杯”咨询群

如有疑问可扫描二维码(附件10)进入咨询群(请勿重复进群)。


附件:

1.关于举办“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预通知

2.竞赛章程

3.竞赛评审规则

4.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5.“青学二十大”红色专项赛竞赛方案

6.“青聚奇思”黑科技专项赛竞赛方案

7.“青智攻坚”创新赋能专项赛竞赛方案

8.“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竞赛方案

9.“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竞赛方案

10. 2023年“挑战杯”咨询群二维码


共青团首都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3年3月1日